拼写检查招股书数据,猎聘网2015年、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3.45亿元、5.87亿元、8.24亿元,毛利率2015~2017年为85.7%、84.5%、84%。此次上市使猎聘成为内地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在线招聘类企业。

2018年6月27日,猎聘网正式登陆港股,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招聘网站。

华平投资作为猎聘网C轮领投机构,早在2012即已对中国整体的人力资源市场有了纵深调研,并与猎聘网有了实质性接触。

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互联网招聘已经从1.0时代的纯信息广告,发展到了下一阶段。传统招聘模式覆盖率低、效率差、成本高的弊端逐渐显现,同时随着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渗透,一大批新兴招聘平台一涌而出,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招聘市场的同时,以互联网思维直击行业痛点,实现了传统网络招聘模式的革命性颠覆。

当互联网招聘市场渗入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产业链的多个环节,诸如提供招聘猎头服务、职业测评、培训教育、人事外包及咨询等,如何为用户提供全新高效的招聘求职体验,成为互联网招聘市场新一轮变革的主题,也因此形成潜力巨大的市场。

华平投资一直对中国整体的人力资源互联网招聘市场高度关注,并积极进行布局。此次,我们邀请华平投资合伙人丁毅讲述华平在人才服务领域的投资逻辑,以及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潜在机会。

以下文章转载自华平投资,经过编辑整理,略有删减:

01

问:华平投资与猎聘网的结缘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选择在C轮进入?

丁毅:猎聘网我们在2012年就接触了。当时,公司在融B轮,在投资阶段上对我们来说早了点儿。

华平投资一直对中国整体的人力资源互联网招聘市场非常感兴趣。中国最早有三大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到201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已经发展十几年的时间。可以说,人才招聘是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的一个行业,基本上已经把传统的渠道-报纸和线下人才市场取代掉了,不管从HR和用户角度来说,都已经被互联网充分渗透。

但是,从九几年开始到现在,互联网招聘的模式基本没怎么改变过,产品一直缺乏创新迭代。包括我们在看这个产业时,移动端刚刚开始。从互联网产品和移动互联等角度来说,当时我们觉得传统招聘平台太落后了。我们看到美国市场,原来传统的这种招聘平台,上端的精英阶层招聘被LinkedIn给挤掉了,大众式的则被Indeed给挤掉,这两种公司我们都看了,在中国没有合适的土壤。

当时,接触到猎聘,第一个反应,这是一个我们见过的比较懂招聘行业,同时又肯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做互联网产品的一个团队,觉得这个事非常有意思,做了很多产品设计,隐私保护也好,整个数据库也好,对于猎头引进、企业端的服务做得都很好,当时公司处在B轮阶段,觉得规模比较小一点,尽管没有投,但是一直有保持跟踪。

2013年下半年,猎聘C轮开始启动时,我们就非常积极去看。那时,猎聘已经做到了9千万人民币的收入,当然现在已经翻了十几倍了,我们觉得猎聘网已经到了一定规模,可以去做成长性投资了,最合适我们进去,给公司提供下一阶段包括战略等各个角度的帮助。

02

问:投资猎聘网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

丁毅:对华平投资来说,投资猎聘网,一是我们非常看好这个行业,而且觉得这个行业应该有更好的产品形态去颠覆。我们非常喜欢HR这个大的赛道,可以衍生出很多业务,包括薪资服务、福利、培训、派遣,都是非常大的一些市场,我们坚信,这个领域有可能出来几个巨头企业,在国外已有实践。

当时,我们觉得猎聘网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差异化定位,因为这点在中国非常关键。当然Rick(猎聘网创始人戴科彬)本身就是做品牌出身的,所以在这一点他非常熟悉,一开始就非常差异化,专注于职场精英的招聘平台。这个定位非常清楚,且有不同的层级去核实用户信息。

回到大的投资逻辑上,中国从2013年到最近几年,互联网招聘已经从1.0时代的纯信息广告,到了下一阶段。这是一种信息加服务的模式,因为在这个领域并不是可以纯粹用信息来解决,还需要一定比例的服务。尤其中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相对来说还比较困难一步到位,完全依靠互联网产品DIY所有的业务,在很多环节还是需要一定帮助和服务的。

所以,猎聘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猎聘独有的“全球人才服务中心”,帮助HR去更好地使用各种不同的猎聘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猎聘产品中的一些“轻猎头”的服务,比如“意向确认”虽然是很简单的一个产品,但对于HR很有帮助。HR一下收到了几千份简历,甚至都不知道简历上的联系方式是不是对的,或者这个人早就已经换了工作,沟通的工作效率太低,猎聘可以通过后台,规模化的帮助企业HR先做一个简单的意向确认,协助完成第一层意向筛选。接下来,猎聘还可以提供更深一层的服务产品,包括“定向邀约”,“安排面试”等。这些服务的成本比猎头费要便宜很多。类似这类的产品和服务,猎聘还有很多。

另外一点,我觉得,大数据在上面谈到的产品和服务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非常好的数据库,以及更多大数据后面带来的人员画像和标签,例如猎聘推出的“简历透视”的功能,在配合加入一些服务的元素,会把整个招聘流程做得更加高效和完善。

当然,投资猎聘重要的一点还是这个团队我们非常看好,Rick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创业者,一个很有使命感和价值观的领导者,一个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公司的第一位的“产品经理”。他和他的团度对产品的专注投入,包括在技术层面的理解,以及对品牌定位方面的意识,都是我们特别喜欢的。

03

问:中国产生了猎聘网,却没有产生LinkedIn,您认为原因在哪里?

丁毅:谈到当时我们做招聘的理解,我们之前也花了很多时间看了很多招聘类公司。实际上,到今天为止,中国大部分互联网解决的招聘还是在1.0阶段,纯信息广告的模式,只是一个信息层面,解决的是中低端人才的招聘问题,就是大学刚毕业,或者工作一两年经验,直接在互联网上群投简历。但中高端人才招聘,在美国,就被Linkedin成功取代,Linkedin有更好的数据库、有更好的服务。

在中国没有产生Linkedin有很多原因。

美国的Linkedin是早于Facebook成立的。中国那时微信已经很普及了,基本上工作上认识人都通过微信交流。另外,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人不大习惯也不大愿意把自己的职场经历分享出来。另一方面,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职场概念也是这几年才开始,之前大部分是外企和“海归”人士在谈职场,也说明了Linkedin(在中国叫领英)一开始只覆盖了这部分人群,没有很好的扩展到其他领域。

相对而言,在过去几年大批量从本土高校毕业的人才涌入的就业大军,一步步发展成为目前的有一定经验的职业人群。

实际上,这部分人职场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现实情况去没有好的平台和服务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HR招聘这类人才,使用传统招聘网站存在很多的痛点,HR要搜简历,根本无法找不到好的或合适的人选,或者效率很低。

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大学毕业上传了简历,但工作两三年以后,不会去主动更新简历了,一是因为传统招聘网站上面没有很好和合适的工作(大部分是基本职位),二是传统网站的隐私保密做的很差,很大概率联系方式被泄露。

另一方面,中国现在有十几万的猎头,为什么猎头非常重要,因为好的工作职位全掌握在猎头手中,这也决定了中国大部分的招聘预算全部都花在了猎头上面。

我们当时看了猎头这个市场,相当分散,也没有很好的互联网产品解决,绝大部分猎头都是1-2个人,有一定的HR客户关系资源,自己独立成立的猎头公司。

04

问:刚才您也提到,猎聘网从华平投资时的9千万人民币收入,到现在翻了十几倍,您认为这几年猎聘经过了哪几个关键点,进而促进了其快速发展?

丁毅:几个关键点。我们投进去以后,公司接下来两三年处于一个高速成长的过程,每年业务收入都是翻倍增长。当时公司最主要的是产品完全区分于传统招聘网站。但是那时候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公司的销售体系和管理体系搭建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