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不过躺的,好吃不过饺子”,是由来已久的谚语。想必久远得无法考证出处,可能是贫苦老百姓、贩夫走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生活的总结。辛苦劳作了一天了,热炕头上躺一会儿,多么舒服,如果再能吃上一顿饺子,那是什么生活呀,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如今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更不要说吃喝方面了,几乎是想吃什么,都能得到满足。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五谷杂粮,应有尽有,可我们还要说“好吃不过饺子”,为什么呢?

“好吃不过饺子”是大众对饺子的认可,不论官场、豪门,也不论寻常百姓,吃饺子,往往是美满、美好、团圆、喜庆的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因为治病而出现的饺子,得到我们的认可,是和饺子的特点有关系。

饺子有馅,有馅的还有包子,还有馅饼,为什么不说好吃不过包子呢?我理解是包子有点不讲究,招待客人时,可以上一盘饺子,但如果上一笼包子,客人会怎么想呢?那为什么不说好吃不过馅饼呢?馅饼不大众化,有人爱吃,有人还觉得油腻了。

饺子可以包罗万象,荤的、素的、鱼的、肉的,依着个人的爱好想包什么就包什么。吃一盘饺子,既有菜又有肉还有面食,一举三得。

什么节日吃饺子?这个问题的说法非常不统一,也非常统一,什么节日都可以吃。以我的理解,什么节日都可以吃饺子,说明饺子的深入人心,饺子对于幸福生活有着广泛代表性。如果说节日里要吃饺子,还不如说节日给了一个吃饺子的理由。传统节日,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吃饺子自不必说,就连二月二龙抬头等不大的节日,也都必须吃饺子。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本应是吃粽子的,在北方的很多地方,粽子和饺子一起吃,粽子只能算作零食、辅食,没有饺子怎么算过节呢。

二十四节气吃什么?饺子。从春到冬,哪个节气都可以吃饺子。立春吃饺子,惊蛰吃饺子,春分吃饺子,夏至吃饺子,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等等,都是人们吃饺子的说法和理由。其实吃饺子不需要理由,因为好吃,只要有时间去做,就可以吃。

母亲隔几天就会包一回饺子,改善饮食。包饺子的场面亲切而融洽,母亲擀饺皮,父亲包饺子,说着家长里短,一片祥和。偶尔聊了几句不认同的话,互相教导几句了之,不耽误手里的活儿。母亲家的饺子,味道香美,不油不腻,配以小菜,佐以小酒,实为佳肴。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是期盼日子越过越好,也是好酒之徒的一种说辞,我很认同。在家吃饺子就酒时,不必讲究,调一盘凉菜,炒几个小菜,可以随吃随喝。去饭馆吃饺子,就酒那就有讲究了。

三两好友,找一个小饭馆,要几盘饺子,人多时叫几个热菜,人少时,一盘花生米,一盘猪耳朵足矣。上饺子前,必先喝酒。且酒需喝到半酣微醺,也就是二分之一时,再上饺子,就着饺子继续喝,直至畅快淋漓。如果饺子上得早了,淡化了酒味,上得迟了,则压不住酒劲,就喝多了,唯有掌握好时间,最恰当,最惬意。

“上马饺子,下马面”。迎接远方的客人到来时,喝一碗面,汤汤水水,以解旅途劳累。欢送客人时,吃饺子,寓意行程一路平安,圆圆满满。有关系亲密者,就吃饺子就说:“滚蛋饺子也上来了,吃了赶紧走哇,不能再住的了”。主人忙忙解释,因为吃饺子,主人、客人嬉闹一番,关系更近了些。

梁实秋在《好吃不过饺子》里提到他吃过最低级的一顿和顶精致的一顿饺子,可能是生活的时代不同,我没有最好和最差的印象,但我见过最多的饺子,最多的人吃饺子。

多年前,工作的需要,我去当地的兵站帮工。一批驻训路过的部队要吃饭,吃的就是饺子。我在厨房负责烧水,大锅里开水翻滚,下饺子。饺子是用装面用的编织袋装来的,满满十几袋子,一锅一袋子,足足煮了十几锅。那么多的圆圆的饺子一盘一盘端上桌,一声令下,满堂的军人们开始吃饺子,稀里哗啦,风扫残云般结束,真像是在战斗。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吃饺子都是如此壮观且有序。

要常常空出时间来,和家人们包一顿饺子,会不会无所谓,能做什么做点什么,揉揉面,擀个饺皮,捏个花式的饺子。要知道,饺子里包的不只是馅儿,还有一家人的亲情,一家人的团圆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