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手礼”一词出自连横《台湾语典》记载:“伴手贽曰伴手。俗赴亲友之家,每带饼饵为相见之礼。而台北曰手讯;谓手之以相问讯也。”

 

*************

 

最近的早餐,都是在啃山东煎饼。

 

昨天裹生菜、今天裹黄瓜、昨天再来点牛肉试试……啃呀啃,看样子,估计还得啃半个月。

 

这都是上次去枣庄,和史老师一起带回的山东特产。六块钱的煎饼,可以吃上二十多天,也真是够值的!而且,煎饼这东西,听说放上一年半载都不会坏,山东人,就是实诚!

 

下次出差,千万别乱带东西了,尤其是吃的!

 

说到,紧接着去海南三亚出差,我就根本没准备带东西。

 

结果,小区的两个朋友看了我的朋友圈,直接交待得带几个大芒果回长沙啊!

 

没办法,我又在水果店拎了一箱芒果回来。不过,这次进小区就瓜分了,唯一留了的二个,第二天就带到办公室给同事们吃了。

 

自己一点也不敢留,压根就吃不了。冰箱里的东西,经常是一放就给忘记了,等再次记起来时基本已经过期。

 

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理一次冰箱,清理一次就得扔一些东西。

 

*************

 

不喜欢吃,还喜欢带,这是什么毛病?

 

想想,这个“坏习惯”应该是来源于我们的父母。

 

小时候,父母出门或是走亲戚,总喜欢“赶路”——哭天喊地吵着闹着就是想要跟着。

 

那会儿兄弟姊妹多,享受不到太多宠爱,所以,哭闹练地而被父母带着出门的机会还是比较很少。

 

不过,每次父母出远门回家,总会捎上一些东西,或是几块糖、两块饼干什么的,以零嘴为主。虽然不多,但足够让我半吃半藏,美滋滋地吃上好一阵子。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总以为父母出去就是吃好吃的,下次就继续吵闹着想要一起去。现在看来,这应该是父母专程为我们买的伴手礼罢!

 

*************

 

后来,大哥学校毕业后正式上班,自己也能挣工资了,他回家也总会捎一些礼物。

 

不过,大哥带回的礼物,就和父母亲的小零食有了明显的差距,很多是我们没有见过的新鲜玩艺儿。

 

还记得我第一次吃的方便面,就是哥多外地旅游带回来的,舍不得泡着吃,干的,一点点掰着吃;对桂林最初的了解,来源于大哥旅游带回来的一个小相机,虽然只有固定的十张小图片,却让我很神气的在小伙伴中间传了又传,一个人只允许看几分钟;还有各地旅游的小徽章,都被我当作宝贝收着……

 

再后来,姐姐们长大后,出门回家也会习惯性的带礼物。

 

伴手礼,就像家庭的传统,一直被沿袭着。

 

等我自己离开家外出读书、工作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记着这事了。出门旅游会记得买点纪念品,一人一份都分配好,回家总要带点礼物,吃的穿的,不论值不值钱,总是自己的心意,也图家人分享时候的那份开心。

 

*************

 

自己成家后,再回老家看父母的时间就少了,和兄弟姊妹在一块的机会也不多。不过,伴手礼的习惯却一直保留着……

 

去安徽带了黄山的毛豆腐、宏村的梅菜饼,去重庆买当地的火锅底料,去井岗山会背两罐竹筒酒,还有海南的椰子北京的烤鸭山东的枣……

 

不过,现在各个地方的东西也雷同,淘宝啥都能买到,能带回的东西越来越没有新意了。很多时候,伴手礼是带回家了,吃的不吃用的不用,回老家的时间又少,放着放着就忘了,忘的时间长了就坏了……

 

干脆就不带了!

 

现在,甚至连去逛特产商店的心情都没有了,偶尔进去,也仅仅只是看看而已,还安慰自己,景区东西肯定贵,没必要。

 

这次三亚,陪滕经理逛街。她说,得带点东西回去,儿子在家里望着呢!记得以前陪范总出差,时间再紧,他也会挤着去买些礼物,因为要带给家里的女儿……每每此时,父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又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孩提时得到那块糖的高兴劲儿。

 

*************

 

伴手礼,伴手礼,有伴才有礼。

 

回家,有人替你留一盏灯,热一碗饭;出门,记得给家人带一份礼,留一份惊喜……这就是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