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人,说话做事都让人贼不爽......”

“有这么一种人,走到哪里都没有好人缘......”

“有这么一种人,就是让人讨厌跟他相处......”

“也有一种人,就是让大家喜欢和他相处......”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这其中呢,不免总会有那些不受人待见的,而且是大家普遍不待见的人。同时也总会有那些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普遍还都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那么情商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情商高,并不是让人看起来很精明的那种,也不是假惺惺的左右逢源。因为表面的精明并不会得到什么发自肺腑的爱戴,左右逢源的艺术也并不会得到别人由衷的欣赏。真正让人喜欢的人,是跟他相处起来很舒适的那种。

抖音上有个视频,是一个很邋遢的小伙子说:“一个女生怎么样都不理你,但是你能想到吗,只要你打扮一下,你就能轻易地追到她。”然后屏幕刷地一下,变成一个打扮得巨帅的小哥哥。

其实“人性”就好比是一个未经修饰、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小伙子,而情商就好比是我们的装饰品,它能将人性的缺失修饰,然后呈现在别人面前

因为人性本就是贪婪的、自私的、邋遢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基于人性和本性之间的赤裸博弈,那么相信不出三句话,关系就会停止。

所以情商的高低,就是在于多大程度上修饰人性的劣根。情商,大抵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识别自己情绪的能力

2.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和技巧

3.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4.控制和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和技巧

控制自己的情绪比方说,你在公司挨了领导的批评,这时候家人来电话了,结果你的语气非常糟糕,或者是回到家和家人大吵一架。这就是人的本性了。但容易迁怒他人的人,没有处理好自己情绪的能力

遇到了令人生气的事情当然可以愤怒,有时候也可以必要的还击。但是在这里,控制和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不会因为愤怒而形成迁怒,这就是情商高的表现和能力了。事实上,生活中不乏因为迁怒而产生的的摩擦。正所谓“愤怒可以,但请不要迁怒。”如果A做的事情让你愤怒,你受不了就去怼A啊,但你为什么要迁怒于B呢。

如果说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控制自己情绪占20%,那么剩下的80%,就是识别、控制和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了。

小A是公司负责产品采购的,因为部门经常要出差。出差呢,就会产生大量的差旅费,所以每次出差回来,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报销差旅费。一来是要贴很多发票,走很多流程;二来,财务出了名的不好说话,经常会因为一丁点单据问题就打回重做,以至于大部分人在财务面前都细声细语的。但是唯独小A在财务面前经常是一路绿灯,就算有点小问题,财务的同事也就帮忙改了。

有一次小A和小B两个人一起出差,回来之后因为发票明细和报销流程有一点小出入,结果两个人去报销的时候,小A顺利递交,而小B的就被打回重做。

这让小B很不解,也不爽,但又不敢明问财务,于是他就问小A为什么。同样的单据,同样的行程,都有问题为什么你的没事,我就完犊子了。

小A回答说:“递交之前咱俩都知道会有问题,对吧?”

小B说:“是啊,咱俩出差的时候不就发现可能会有问题了么。”

小A说:“对,我也知道会有问题,但这个问题很明显是财务能帮忙解决的,关键就是我让他知道,我考虑了他的感受。”

小B:“你咋说的?”

小A:“我跟财务说,不好意思,这发票有一项跟项目对不上,因为当时某个原因不得已这么开,你看行不行,要是不行的话,我回去重新走流程,如果行的话,麻烦你跟领导也解释一下,我知道你们财务都忙,实在不好意思。财务跟我说:“没事,我跟领导解释一下就行,你重新走流程还得过那么多领导,没必要。”

因为多了一句话,让别人知道你考虑过了他的感受,那么换来的自然是别人也会考虑你的感受

一句恰如其分、高情商的话,简简单单,却能让人倍感温暖。M是我朋友当中人缘非常好的一个,很多人跟他哪怕只见一次,都会和他成为朋友,这就跟他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密不可分。

有一次他生日请客吃饭,知道他喜欢帽子,于是我就送给他一顶毛线帽。当他拿到帽子的时候,说道:“卧槽,最近都太冷,棒球帽不太行了,我正想买这么一个帽子呢。”

简单的一句话,送给别人的是认同,是被需要,是远比一句“哇塞,亲,谢谢你,好棒哦,美美哒”等等要更加走心。“”了别人的心,难道还能不受欢迎吗?

还有一次,春节前后我们几个朋友商量去他家聚会过周末。其中一个朋友带了几个椰子,到他家拿出来的时候,M说:“真好,昨天看别人在马来西亚喝椰子发朋友圈,给我馋的,快给我,大老远的怪沉的。”顺势就把椰子接了过来。很明显,他是考虑了别人感受的,椰子沉是人都知道,当然如果没有考虑了别人的感受,也就顺理成章想不到这些了。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与人交往最大的意义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如果能做到凡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那么也注定会迎来更舒适的环境。相反,如果说话做事之前,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么也就注定越走越窄,成为最不待见的那一位。

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漂亮的女孩,曾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朋友圈子。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去旅游,其中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摄影,属于一玩单反穷三代的那种,各种各样的摄影器材,我看着都沉。但是在他眼里,这是将自己融入景色最好的方式,也确实,他拍出来的风景就是美。

在旅游的过程中,漂亮女孩从始至终霸占了那位摄影朋友的镜头,几乎时时刻刻都是在说:“XX,帮我拍张照。”其实拍也就拍了,但是拍完之后又总是不满意,总要重新拍,经常是一个地方拍十几张,但出来玩,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她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出来玩,你帮我拍照就好了,至于你要不要拍你的风景,我压根就没考虑过呀。”其实当时从其他人的态度也能发现,大家也对此有些反感。

但是假如你考虑过别人的感受,结果就大相径庭了。如果这位女孩说:“XX,实在是不好意思,光让你拍我了,都没让你拍到风景,我还挺内疚的,让你们迁就我了,中午饭我请。”如此一来,别人依然会很乐意帮你拍照,甚至会更用心帮你拍,因为你考虑了别人的感受,考虑了别人想要拍风景却帮你拍照的感受。

你没考虑别人的感受,别人也就势必不会待见你了。从那次回来之后,那位摄影的朋友跟我表示,以后不会再跟这个姑娘一起出去玩了。后来我得知,那个女孩回来之后又让他给修图,挺晚了第二天还要上班,还要他帮忙修照片,修照片又一堆话,什么亮了暗了胖了瘦了。同样也是没考虑这位朋友的感受,大概的想法就是:“哎呀,第二天你要上班会不会困这件事情,我没考虑过呀;你晚上有没有别的事情,我没考虑过呀。”

不懂得考虑别人感受是幼稚的,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是成熟的。婴儿呱呱落地,饿了就哭、渴了就闹,是不懂得考虑别人感受,丝毫不会在意家长是否疲惫、是否身体状态良好。有一种称谓叫“熊孩子”,也是因为孩子的幼稚,不懂考虑他人感受,为所欲为才有了这个代名词。当然,我们并不会真的跟孩子一般见识,但是很多人的思维却始终停留在熊孩子的阶段

还有一种人,拈轻怕重,特别遭人讨厌,其核心也是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古语有云:人之性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一个团队里大家都会讨厌偷懒的那个,因为在感受上,他的行为已经伤害了别人“患不均”的感受。相同,你也会发现有的人即使偷懒,大家仍然也很喜欢他。这就是看“照顾和体会别人感受”这一点,做的到位不到位了。

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么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会是丑陋的;体会过别人的感受,那么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就注定是美丽的。人都是喜欢美丽讨厌丑陋的。

人们讨厌麦霸,因为麦霸的潜台词是:“哎呀,大家出来唱歌,我没考虑到你们是不是要唱歌的感受呀。”

人们讨厌修照片只修自己的人,因为他们的潜台词是:“我好看就行了,你的形象,我根本就没考虑过。”

人们讨厌开车加塞的人,因为潜台词也是:“我赶时间,我车技好,我就加塞,你是不是也赶时间,我并没有考虑过。”

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无休止地指望别人迁就是丑陋的;力所能及地考虑了别人的感受,才是美丽的。人都是喜欢美丽讨厌丑陋的。

还记得那个记者采访李嘉诚的故事吧,众人和他吃饭、合影的座位都是抽签决定的。很明显这就是照顾了所有人的感受。当你照顾了别人的感受,别人与你相处才不会觉得有压力,才会觉得舒适,也才会赢得由衷的爱戴和欣赏。

请尽可能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不过,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你考虑了他的感受,重点是,让他知道

- END -

作者:喵老湿,小众文学作家、心灵剖析学家、魔术表演学家,下班直接回家。

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周新书:《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这本书围绕理论展开,不仅有理有据使人信服,而且给你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获得 2011 年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也是全球最高教育奖得主。


这本《终身成长》自面世至今,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 10 余年,荣获《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热赞。

圈粉无数,连比尔·盖茨也在他的博客上力荐,说这是自己经常需要温故而知新的一本书。

巧的是,《终身成长》的中文版 2017 年在国内刚刚引进,所以今天我有幸能够将这本书推荐给中文世界的读者。


在书中,作者德韦克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的理论框架,对所有人都广泛适用。

有句话说的好,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其实很难被自己准确地、客观地评价。

一旦你从这本书中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思维模式,就会意识到为什么自己害怕错误和失败。

更重要的是,你会第一次认识到,其实你可以做出选择。


所以说,进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一个新世界。

你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会有重大改变,你会看到未来的自己比现在更优秀,你也会更多看到别人的潜能,而不是一次测验定终生、一次评估定终身。


我觉得更可贵的是,德韦克不仅阐明了改变思维的方法,还给家长、教师和管理者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关于如何夸奖孩子、如何鼓励下属,如何塑造而不是毁掉一个人的成长型思维。


今天,我会分三个要点带着你来阅读这本书。

第一个要点是如何正确传播和塑造思维。

没有哪个父母会去这么想:

「我今天能做点什么来害我的孩子呢,破坏他的努力,让他变得不爱学习,阻碍他取得成就。」

但你没有想到的是,一些父母对孩子能力的夸奖,可能会将孩子往固定型思维模式上引导,甚至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第二个要点是关于如何改变思维模式。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中需要哪些过程?德韦克给大家支招的四步法,希望能够正确引导你。


第三个要点是,两种思维模式对塑造亲密关系的影响。

也许我们都曾幻想过拥有完美的另一半,也曾在寻找真爱的路上心碎和跌倒。

长久亲密关系难以维持,究竟是因为还没有遇到对的人,还是因为付出的努力不够?

有的人为什么总是难以原谅对方,陷于旧伤,无法开始新的生活?其实,这些都与思维模式有关。


现在我们开始解析第一个要点——如何正确传播和塑造思维。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外界环境塑造的。

著名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曾经说:

「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那么,为什么一部分人热爱拓展自己的技能,而另一些人变成了不好学者?

是这样的,从出生以来,父母们都在有意无意向孩子传递信息,而孩子也恰恰对这些信息非常敏感。

有些家长传递的信息偏固定型思维。

他们会说,你的能力不会变,当你没到达我要求的时候我就该批评你、惩罚你。

也有些家长传递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信息:你会不断成长的,只要你努力,孩子,别怕被评估,别怕被贴标签,你可以慢慢来。


遗憾的是,多数人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成固定型思维模式,即使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是想鼓励孩子、帮孩子增强自信。

听一听下面这些夸奖所传递的信息:

「你学得真快!你真聪明!」 

「看这张画,你说他是不是下一个毕加索?」 

「你真聪明,你根本没学习就拿了高分!」


这些夸奖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呢?

你身边的人有没有这样表扬过孩子呢?


而事实上,孩子对这些夸奖的潜在解读是这样的:

「如果我学东西不那么快,我就不聪明了。」 

「我以后不应该尝试画太难的东西,不然他们该觉得我不是毕加索了。」 「我如果很努力学习的话,他们会觉得我其实没那么聪明。」

这个现象引起了德韦克的注意。


在过去的 10 多年里,为了了解不同的表扬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她研究过成千上万个学龄前儿童,设计了很多实验。

她发现,被塑造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自己的能力被评估,于是开始变得畏惧挑战,害怕自己不够聪明。

一旦有机会做出选择,便会主打选择做简单的任务,这好让自己看上去聪明。


在某个实验中,德韦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轮智商测试。第一轮的题目很简单,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拼图任务。

然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孩子,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其中一半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比如:

「你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一半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比如:

「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接下来发生的事可以说让我非常吃惊了。

当这些孩子在第二轮测试中可以选择题目难度的时候,他们的选择竟大相径庭。

第一轮中被夸奖有天分的孩子们,大部分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也就是再拼一次简单的拼图。

他们对研究者说,天生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刚刚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们,大多选择了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

他们会说,难道有人会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

这些孩子关心的是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而不是自己看起来是否聪明。


从这个实验中,德韦克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

另外,德韦克也提到了给孩子贴标签的潜在危害。

比如夸这个孩子是艺术家,那个孩子未来是科学家。

请记住,你这样说并不会帮助他们。


因为当孩子被贴上肯定的标签时,他害怕会失去它;而当他不幸被贴上否定的标签时,他会害怕自己正如标签所说。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换一种属于成长型思维的方式去夸奖孩子。

德韦克的这些结论和建议已经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


有意思的是,德韦克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中文读者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早在北宋时期,王安石就在《伤仲永》一文里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强调后天努力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神童「方仲永」,因为被父亲当作一个造钱工具,没有机会继续学习而沦落到「泯然众人矣」,原本才华过人,最后却变得跟普通人一样。


回想我的学生时代,从小到大,周围也有一种崇尚以「不努力从而取得好成绩」为荣的风气。

现在看来,这种「不费吹灰之力达到完美」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病态的固定型思维。

据研究显示,在那些渴望每时每刻都展现出完美的容貌、优雅的女性气质以及渊博的学识的女性中,焦虑和抑郁症的现象很普遍。


如果你也有类似想法,请敲响警钟。

关于天赋和努力,我还想提一句。大家普遍对努力有一种误解,尤其是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和天赋就是不可兼得的选择。

要么你很聪明,要么你就需要努力。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付出努力的话,就说明了你不聪明。

但其实很多聪明的人也很努力,天赋和努力是可以兼得的。

正如爱迪生所说:「成功是 1% 的灵感加上 99% 的汗水。」


说完第一个要点,我们来说第二个要点,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在发现自己存在固定型思维以后,如何做出改变。

第一步是「接受」你现有的思维模式。

在这本书的开篇,为了简单地说清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德韦克将思维模式说成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但其实,在书中她也多次提到,很多人会发现他们可以同时拥有两种思维模式。

就我而言,在不同的领域我对自己的评价就很不一样,比如我觉得自己的艺术才能基本是固定的,但科研能力是在不断向前走的。

德韦克发现在某一个领域里,人们是哪种思维模式,那么这种思维模式就会影响他在这个领域内的表现。


所以这一步你需要做的就是去接受自己思维中固定型思维的存在。

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拥有固定型思维,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固定型思维。

承认这一点,你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第二步是「观察」,并明确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

我把这一步叫做「聆听你内心否定的声音」。

比如说,当面对一个从未尝试过的挑战时,你脑海中会不会出现带有否定色彩的声音,比如「我不知道怎么应对这项任务,别人会不会发现我其实没那么有能力」。


德韦克发现,在遇到巨大挑战或者失败的时候,是固定型思维爆发的高峰时期。

万一哪天丢了工作,或者和很在意的人分手,我们很容易加速否定自己——「我可能永远无法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甚至容易产生复仇心理——「我要让你看看,离开我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一旦有类似的想法出现,你应该有所警觉,试着去观察它,记录它,知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固定型思维,才能从这些经验中吸取教训。


第三步是给自己身体里拥有固定型思维那部分的人格「命名」。

这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好像是从上帝视角看自己。

不过命名的好处是,能够将你命名的这个人格从自我中抽离,减少固定型思维对自己的影响。

德韦克举了一个关于团队中固定型思维互相影响的例子,挺有意思的。


一位管理者说:「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我的杜安就会出现。(插一句,这里的『杜安』是他为自己固定型思维人格的命名。)

他让我变得对每个人都非常挑剔,我变得蛮横、苛刻,而不是去支持我的员工。」


团队中一名女性员工回应说:

「是的,当你的杜安出现的时候,我的杨尼就会咆哮。(再插一句,此处『杨尼』是女员工对自己固定型思维人格的命名。)

杨尼是一个很有男子气概的男性,他让我觉得自己非常缺乏竞争力。所以,你的杜安引出了我的杨尼,让我变得懦弱和焦虑,这之后又会激怒杜安。」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团队中,固定型思维是可以相互传染的。

固定型思维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将负面反馈传递给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然而,通过理解每个人都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的事实,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同理心。

在团队合作中,拥有成长型思维会让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变得更加轻松。对于处在迷茫时期的学生和员工,与其用固定型思维模式去威胁和惩罚他们,不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找到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


第四步要做的就是好好教育这个被你「命名」的固定型思维啦。

你的固定型思维人格本来是为了保护你的自尊才存在的,它会让你停留在舒适区里,让你感到安全,但却没有办法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每当我们的固定型思维人格被诱发出来的时候,想一想如何用成长型思维的新方法去启发他,让他接受挑战,不要放弃,让他在受挫折后,也能保持积极的想法。

你要理解固定型思维人格的观点,但也要慢慢地去教这一个人格用不同的方法去想问题,带他一起踏上你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比如说,潜意识里你可能看不上自己现在的工作。

像我这么有才华的人,应该和精英们一起共事才对,而不是被糊涂老板呼來喝去。但事实上,有了升职的机会时,老板并没有想到你。

这时,你的固定型思维发话了:

「我不被委以重任肯定是因为还没遇见伯乐。老板一定觉得我是个潜在的威胁,让我得不到自己应得的荣誉,这不公平。」


这时你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的确,放弃自己「高人一等」的念头,慢慢接受「努力才是必要的」这种观念,可不容易。

你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学会享受付出努力的过程,才能开始谦虚平和地客观看待问题。


当你不再把同事当作竞争对手,而是开始领悟建立良好关系,甚至是帮助同事实现其价值以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别人也变得愿意帮助和支持你了。他们不再是阻碍你自我实现的对手,而是为你们的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合作伙伴。


总结一下,转变和培养成长型思维需要怎样的过程?

德韦克建议按照这四步,也就是接受,观察,命名和教育。

为了让成长型思维开花结果,你还需要设立目标,一个成长型目标。

也就是说,制定一个具体的、以成长为导向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实行它。


我要讲的最后一个要点,是两种思维模式对塑造亲密关系的影响。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些人,一和恋人吵架总认为是对方的错。

他们通常自尊心很强,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也不觉得自己需要道歉。

也有些人,在一段爱情中受到了伤害,受到了打击,便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还有些人抱着这样的信念等待真爱:如果需要为一份感情而努力,说明它注定不属于你。

这些都是固定型思维在亲密关系中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

惭愧的是,这些念头其实我都有过,只是当时我还没有听说过成长型思维,当时的我以为理想的两性关系,必须时时刻刻达到完美,没有意识到亲密关系的维持需要努力经营,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终身成长》中指明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几个典型的迷思。

第一个天真的想法是,「如果你需要为一份感情而努力,说明它注定不属于你」。

这个想法的根源在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感情是上天注定的,会自动发生,不需要人为努力。

或者说,如果掺杂了人为的努力,这份感情反倒显得不那么纯粹了。

一切应该像童话故事里那么完美,他手捧鲜花,骑着骏马,你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


然而所有人际关系专家都不同意这个浪漫的观点。

著名的婚姻专家艾伦·贝克曾表示,对两性关系来说,最具毁灭性的想法之一就是:

「如果我们需要努力,这说明我们的关系里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诚然,漫漫人生路,若只如初见时那般浪漫该多好,可惜生活琐事中难免有摩擦,一旦出现不愉快,马上把问题推到对方身上,于是便有了「你怎么会变成这样」的责备,因为无法原谅,转而离开。


另一个迷思来自于「心有灵犀」这个概念。

「心有灵犀」假定夫妻双方像同一个人一样思考。

理论上,我的伴侣应该会了解我的想法、感受和需求,而我也同样应该知道他的。

实际操作上,别说心有灵犀了,很多时候我们连理解对方都很困难,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解读都不一样,尽管有时候他碰巧可以会意你的一两个眼神。


可事实上,固执地认为两个人应该有心灵感应而不去沟通,最终只会事与愿违。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认为两性关系中存在问题则意味着根深蒂固的缺陷与不合适。

比如说,一方喜欢早起,另一方爱晚睡;比如说一方不爱整理房间但另一方恰好是爱干净的处女座。


你可能也发现了,其实有时候这些并不是大问题,如果你愿意想办法解决的话都是不难解决的。

但是固定型思维者容易将这些表面问题升华为个人品质问题,因为伴侣某些方面有缺点,进而觉得对方不是自己的百分百理想型,会对整个恋爱关系感到不满,最终甚至导致这段亲密关系的破裂。


相比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两性关系中会表现得更有耐心,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倾听对方的诉求,传递清晰、客观的信息,化解一个又一个可能会愈演愈烈的潜在矛盾。

事实上,德韦克认为维系任何人际关系都是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的,更何况是爱情。


对此,她的建议是,双方要有意识地提高维持积极的恋爱关系的能力,这需要双方对彼此不可避免的差异进行磨合。

而且在这么做的时候,双方都会成长,他们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

比如说,你可以描述爱人某一特定行为让你不快,而不要笼统地上升到个人品质问题,或者偏离主题说一些其他不相关的问题。


举个例子,当你的爱人经常将碗筷放在厨房水池里不洗,给你之后洗菜做饭带来不便的时候,你可以说「我觉得你不洗碗筷影响到我做下一顿饭了」,而不是怪他大男人主义不做家务、不体贴你,或者扯到他忘带钥匙、忘记接孩子等其他事件。


- The End -


                   樊登读书会•重庆九龙分会


樊登读书会是一个帮助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如:晚饭后、睡觉前、上下班路上、机场候机时、高铁上等)快速有效阅读的平台,它也是一个经过优化的精英人际圈层。


樊登读书会的愿景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通过知识传播去改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