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C国内企业服务已经到达爆发期的边缘了吗?追击国外知名To B类企业,距离还有多远?此次,采访到了云九资本合伙人王京,就企业服务领域行业形势、发展机会、市场策略、巨头角逐等热门话题进行剖析。

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To B市场已经整整躁动了四年。2018年随着阿里、腾讯再度重磅加码,乃至资本市场屡屡发声,企业服务话题热度直线飙升,市场形势似乎一片大好。那么,国内企业服务已经到达爆发期的边缘了吗?追击国外知名To B类企业,距离还有多远?

此次,采访到了云九资本合伙人王京,就企业服务领域行业形势、发展机会、市场策略、巨头角逐等热门话题进行剖析。

以下为对话内容,及对于王京观点的编辑与理解,供行业人士参考:

卸掉“风口”光环,真实的企业服务领域是什么样子?

:今年,一级市场企业服务领域,一个月内公开融资项目可达70起以上,这个投资频次是否过热?

王京:从大的维度来看,中国的企业服务刚刚起步,远没到“热”的状态。但从小的维度来看,2B领域投资存在跟风情况,聚焦已投案例,的确有泡沫存在。

:大的维度是指总体融资金额?

王京:是,还有市场、行业发展阶段。

:不少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难以实现盈利,甚至无法完成盈利闭环,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京:大家仍在初级阶段,这也意味着我们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初创企业融资额与美国旗鼓相当。据外媒NIKKEI ASIAN REVIEW报道,2018年,中国初创企业获得了约5600亿元人民币、折合830亿美元的融资资金,比2017年增加了60%,加上未公开的投资数额,这一数字估计将提升在960亿美元至970亿美元之间,与美国初创公司筹集的995亿美元相当。

部分赛道,中国超越美国,居全球第一,然而企业服务领域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落差。数据显示,创业不久的中国人工智能(AI)相关企业融资额甚至超过美国,首次跃居全球首位;在TMT领域,国内企业相较美国也有一争之力;然而企业服务领域企业融资额严重偏低,只有美国的1/6。

此外,在企业服务领域,美国市值超千亿美元的公司有Oracle、SAP、Adobe,Salesforce,百亿美元仍有6家,但放之国内,不仅上市公司数量极少,且以垂直领域的上市公司为主,市值均在百亿美元之下。

事实上,国内企业服务起步并不晚,上个世纪80年代,用友等企业就已入局,行业历经30余年,却发展缓慢,仍处初级阶段,究其原因,可总结为4条

其一,需求不足。过去十年中小企业可以不需要软件,在粗放式管理下依然可以实现较好盈利。过去,大部分企业成长点不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效率的关注远远不足,经营重点在于开拓,以不断增加新业务板块实现企业成长。而关注效率的大企业,则倾向内部或关联企业开发。

其二,国内运营商环境对于企业服务领域并不友好。例如盗版软件猖獗;同样功能的软件,在中国由于汇率差,价格只有美国1/6的经营困境比比皆是。

其三,IaaS发展尚不充分。中国公有云IaaS过去几年正经历快速增长,IaaS基础夯实之前,SaaS及PaaS难以快速增长。

其四,二级市场支持不足,并将不利影响反馈至一级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不接受不盈利公司,企业服务公司实现盈利周期长,即使是美国估值高的公司也有很多依旧是亏损的,在境内难以上市也限制了国内一级市场对于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热情。

岁月流逝,一切皆在改变。历经挫折后,今天企业服务领域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逐渐明朗

首先,巨头在IaaS层逐渐完善,为PaaS、SaaS发展打开通路。为满足自身对IT基础设施运营效率提升的诉求,阿里、腾讯分别于2008年与2010年入局云计算,到近年输出集团内生技术寻求外在增长,十年磨一剑,成熟的IaaS基础设施,为PaaS、SaaS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运营商环境改变,利好服务商发展。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2016年用工成本已是2005年的3倍,中小企业需要以SaaS来优化运营,提升效率,保证利润,故而软件付费意愿提升。

2017年国内中小企业的IT投资达到560亿美金;其中,软件投入占比30%,而2000年时软件投入占比仅为5.8%。

再次,科创板放松了盈利要求,亏损公司也有了上市的可能,有利于企业服务领域的公司上市,资本对于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热情有望提高。

最后,中国企业数量是美国的近3倍,但由于企业上云率低,企业服务市场规模可拓展空间大;事实上目前我国人均企业数不到美国1/3,企业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国内在企业服务领域相对国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企业服务投资呈明显上升趋势,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企业服务领域。

抢占“中国市场”,腾讯、阿里、亚马逊巅峰对决

:近日,亚马逊将部分业务撤出中国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在亚马逊的回应中,我们注意到其对云业务继续留在中国发展,态度坚决。

王京:他的云业务是不错的,未来在中国市场还会有增长。

:不少评论说阿里云在模仿亚马逊AWS。

王京:几个大的互联网巨头在各个领域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竞争,而同一个领域内的直接竞品也会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但各自也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擅长的地方。

:阿里、腾讯进军产业互联网,您认为这将对企业服务领域会带来哪些方面以及何种程度的影响?

王京:我看这个问题更愿意退回去看,不管是做SaaS还是基础类服务,包括这么多年耕耘出来的云计算的大领域,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企业服务这个领域里面必然出现的东西。只不过是因为腾讯、阿里这些大企业,他们有能力同时有责任做这些事情,所以他们做了。假设今天不是他们做,仍然会有别人做这些事情,这是这个行业和这个领域要想发展必须要做的事情。

根据亚马逊2018年报,全年,亚马逊销售额2323.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净利润100.7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1%。其中AWS全年销售额256.55亿美元,虽然其销售额仅占亚马逊的11%,却以高达72.96亿美元净利润贡献了集团利润的72.4%。

AWS为开发者提供140多种服务,拥有数百万的活跃用户,并不断将业务扩展至其他地区,占据了全球公共云市场40%以上的份额,是毫无疑问的全球一哥,

拿下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是其目标之一。根据IDC去年7月份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显示,亚马逊AWS仍排在阿里云、腾讯云与电信之后,以6.9%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四。

不同云服务厂商业务基因不同,业务推进模式也有所不同。国内,阿里虽一家独大,但腾讯、亚马逊同样是云服务行业的中坚力量。

2017年12月获批后,AWS通过光环新网、西云数据建立服务模式,令其一直头疼的服务合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2018年,AWS在中国的营收取得高速增长。一位接近AWS的人士表示,2019年,AWS在中国还将继续发力。例如在中国举办技术会议的频次将超过2017年和2018年。

在云行业内,AWS有自己独特的服务方法。初创AI公司睿视智觉最初凭借AWS提供的10余万元额度快速启动。同时,AWS还为其对接了行业头部客户,并通过技术人员实时提供新技术接口,AWS服务模式如同投资机构对待自己的被投公司。这令睿视智觉CEO龚纯斌对AWS认可度颇高。

在对合作伙伴的业务开展上,AWS也有自己的贡献。销售易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邓翔指出,销售易是在2014年迁移到AWS上的,到现在没有过稳定性的困扰。而且在PaaS层,AWS能提供数据库、虚拟化、弹性计算等服务增加SaaS效率。以前CRM软件没有移动设备无法和客户保持实时沟通,现在技术跟上了,移动应用也有了,双方合作自然将更紧密。

此外,AWS做云计算时间最久、全球占有率最高,国际知名,品牌效应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对此,阿里云、腾讯云将如何应对,又将如何互斗?

B端销售和服务能力,作为企业服务的核心能力,对电商起家的阿里而言发挥起来似乎更得心应手。

曾有创业公司表示,2014年公司刚成立,阿里云、腾讯云同时找上门来提供服务,但阿里云价格更低,于是公司采购了阿里云。“阿里云一个月仅约2万美元,销售、客服和技术服务支持比较好,他们用钉钉拉了个群,客服7*24小时在线,有问题会第一时间解决”该公司表示。

腾讯云的反击也足够猛烈。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阿里低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