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热,在家学着做了一种饮料,杨梅和冰糖煮十分钟,加荔枝煮一分钟,放凉后即可。不但美味健康,而且放在透明器皿中,有种“小槽酒滴珍珠红”的美感。这个夏天着实炎热,没有空调和冷饮续命实在难过。但是很多人发现,他们已经吃不起雪糕了。

所谓“雪糕刺客”这个话题其实已经热议有一段时间了。你吃完晚饭遛个弯,信步走进小卖部,打开冷柜选了个雪糕,一结账三十八,妆都吓花了,仿佛被平平无奇的冰棍捅了一刀。雪糕涨价这事应该说最早还是“钟薛高”带动起来的,高颜值、多口味,加上会营销,使得其有了和奶茶抢客户的实力。后来不知不觉各大旅游景点的文创雪糕,也都开始涨价,普普通通的冰棍做成亭台楼阁的样子,就卖你十几块。再后来,超市冰柜里各种牌子的雪糕就很少有低于十块的了。

网络时代,你一旦被盯上了,连你身上的毛孔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作为雪糕界的“爱马仕”,钟薛高最近被网友各种做实验:放在太阳底下晒,拿打火机烤,结果发现它怎么也不融化,比渣男的心还硬。于是大家纷纷怀疑,里面是加入了过量的卡拉胶。钟薛高厂家赶紧公布雪糕配方,并解释卡拉胶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其实我倾向于相信厂家的说法,这样的品牌大概不敢明目张胆违规使用添加剂,雪糕不易化可能就是因为奶类比较多,固形物含量高。而网友之所以百般针对钟薛高,其实也好理解,雪糕冰棍是夏天的“刚需”,现在被你搞得这么贵,大家能不有情绪么。

但话又说回来了,奶茶咖啡不但贵,还动不动就让你排队,我雪糕涨点价,凭啥你们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呢?

我觉得是因为这些雪糕刺客们触碰了夏天的底线。其实在市场经济下,不管饮料也好雪糕也好,不管你卖多少钱只要消费者接受就可以。但饮料界把消费场景和消费人群的适配分得很清晰,只想喝瓶水的不会去奶茶店排队,去奶茶店的人对价格都有数。

但雪糕在这方面就太模糊了,除了钟薛高有极少量的自营店以外,大量的“刺客”们都是躺平在超市冷柜里,而且价格标签非常模糊混乱。本来只想花几块钱的消费者,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被扎了。在“拿都拿了”和“放回去多没面子”两种心态的作用下,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忍着挨了这一刀。这种有意无意的价格模糊策略,其实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伤害。

更重要的一点是,钟薛高带起了雪糕界的涨价风。涨价对商家而言简直就是原始冲动,前几天云南大理美容美发协会甚至规定,当地理发店剪发参考价为60元。你去药店买个维生素,明明有几块钱一瓶的平装,但店员肯定首先推荐单价几十块的。而且涨价这事特别容易跟风,猪肉涨价了,连水煮鱼也会跟着涨。这两年雪糕界的这股涨价风,将平价雪糕一度挤出了供应市场,大量普通消费者在夏天的“刚需”得不到满足,选择权就这么被集体涨价剥夺了。知情权和选择权被侵犯,是广大网友对众多雪糕刺客越来越不满的根本原因。

把产品质量做好,提高附加值本来是合理的。但这波雪糕涨价背后,离不开资本炒作的推动。业内人士指出,钟薛高自2018年以来历经多轮融资,其最终目标就是在港交所上市。而要让盈利率好看,涨价就几乎是必然的。

但无论是谁都应该记住一个道理,吃穿住用行包括夏天吃根冰棍降温,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些领域不应该也不容肆意炒作涨价。触碰这些底线,最终都会受到来自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回击。这不,7月1日实施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中就强调,经营者不得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这几年不管是钟薛高也好,某些奶茶品牌也好,通过资本的包装,打造网红品牌、贩卖国货情怀已经成为一个套路。这套手法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捧红某个产品,但如果性价比严重脱离群众,新鲜劲一过早晚都会跌落神坛。一个品牌要成为国货经典,有无数条路,但无论你怎么玩,都不能脱离为消费者服务这条根本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