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0pro

Porsche 在 2019 年发表了全新的电动车产品 Taycan,Turbo S 车型里程超过 400 公里、极速超过 260 公里,静止至时速 200 公里的加速 9.8 秒。看到这样的规格,在热血沸腾之际,我们还必须说:感谢 Tesla。若不是有 Tesla,我们可能还要再等 20 年才会看到如此精彩的 Porsche 电动车产品。

全新 Taycan 代表 Porsche 跨入纯电动车的新里程碑,并缴出亮丽的成绩,追根究柢,要感谢 Tesla!

在 1970 年代之后,电动车开始浮上各大国际汽车公司的台面,BMW 在 1972 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便以铅酸电池打造的 1602e 担纲礼宾车。而在石油危机之后,更促使各大汽车公司投入更多资源打造电动车。美国加州政府在 1990 年所推出的 0 排放车辆法案更让各大汽车公司推出了许多纯电动车产品,像是 GM 的 EV1、Ford 的 Th!nk/Ranger EV、Toyota RAV4 EV 等,以符合法令要求,取得在加州销售车辆的权利。

BMW 早在 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推出的 1602e 担纲礼宾车。

然而随着美国政治局势的改变,0 排放车辆法案被废止,所有传统汽车公司都中止了其纯电动车辆的供应,前述的电动车产品由于推出时都以租赁方式供应,亦均在 2003 年租约到期后被回收销毁。

其实不难理解汽车公司的做法,因为电动车的结构相对简单、保养成本较低,对于汽车公司以及其经销商通路的获利有极大的冲击。当时电动车产品的推出,是在遵循法令规范之下,取得营业许可的不得不然。当法令的要求不再存在,中止电动车产品以保护每年数千万辆保有车辆所带来庞大的维修保养营收与获利,自然是商业运作之下最合理的选择。

对于车厂而言,维持内燃机传统车辆的生态,是有利于维持体系庞大的维修保养营收与获利,这也让传统车厂在没有法规的压力下,选择低调面对电动车议题。

也因此,后续在面临日益严格的油耗及排放法规,以及 CAFE 平均燃料效率标准,传统车厂大多选择以仍具有传统引擎的 Hybrid 车款以及 Plug-in Hybrid 车款应对,在通过法规要求的同时,维护传统维修保养的利益。

Tesla 崛起,彻底改变传统汽车生态

然而就在电动车均被回收之际,2 位矽谷的创业家 Martin Eberhard 以及 Marc Tarpenning 便以交流电动马达发明人 Nikolas Tesla 之名,成立了 Tesla Motors,全力发展电动车。而在 2004 年的 A 轮募资中,Paypal 的共同创办人 Elon Musk 投入了 750 万美元的资金,成为 Tesla 的董事,并在 2008 年 2 位创办人离开之后,担任董事长。

Elon Musk 与美国总统 Trump 一样擅长用 Twitter 造势,以个人的明星魅力,协助 Tesla 建立全球知名度与技术领先者光环。除了乘用车,Tesla 亦已发表电动拖车头,进军货运市场。

拥有成功的新创经验与丰富的金脉与人脉,Elon Musk 成功地从高价跑车市场出发,以时速 0 到 100 公里加速不到 4 秒、极速 200 公里、行驶里程超过 300 公里的第 1 代 Roadster,推广到全球,让消费者知道电动车亦能拥有超跑级的性能与传统汽车的里程实用性。后续 Elon Musk 再成功推出 Model S、Model X,让 Tesla 打入豪华大型轿车以及豪华大型 SUV 市场,提供消费者多样性的产品选择。

Tesla 身为汽车市场后进者与电动车的先驱,成功以第 1 代的 Roadster、Model S、Model Y 吸引多金的先期尝鲜使用者,打开电动车的市场。

在了解消费者对于里程的焦虑与充电等待的不耐,Tesla 发展出 120 kWh 的 Supercharger 快充系统并独立开始架设充电网路,提高电动车的实用性及普及性,让电动车成为市场的显学。而不断宣传的 Auto Pilot 自动驾驶系统,更让 Tesla 与传统车厂之间做出区隔,杀出重重包围,成为国际级汽车品牌。

Tesla 发展的 Supercharger 快充系统与网路,改变了电动车的使用型态,让足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Tesla Auto Pilot 自动驾驶系统成为 Tesla 在电动车之外,得以明显跟传统车厂划分的新科技,也对于品牌的科技感建立,有绝对的助益!

随着法规不断地变得严格,传统车厂也进入到不得不推出纯电动车款方能符合 CAFÉ的要求。然而市场上已经有 Tesla Model S 这种里程超过 500 公里、静止至时速 100 公里 2.8 秒的产品,传统性能大厂的全新产品,难道性能还能低于这项标准吗?Taycan Turbo S 的性能与 800 V 快充系统,就是这样来的。

Taycan 很精彩,没错,我们要感谢 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