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平台全球开店

孵化营的大部分同学在学习上都很认真,每天8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守在孵化营里,就是学习、实操、分享交流等等,涉及的细节很多,为的是能够全方位多维度的掌握亚马逊运营的细节。

我要求得很细,给了很多关注点,有些学员做得则更细,甚至会把出单时间都记录下来,期望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便于在运营中可以有侧重点。

有学员发了自己的销量统计表给我,并记录出时间,因为产品刚开始打造不久,每天的销量只有两三单而已,学员详细记录了每个订单的出单时间,并作出标注。

学员的认真程度是可嘉的,但我也赶忙提醒,现在出单数量很少,不要太研究这些数字,从一两个数字中找规律,研究的意义不大,反而可能误导了自己。比如,连续抛出两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如果以此总结规律“自己可以100%抛出正面”,是不是有点荒谬呢?

所有的数据分析,都必须有比较大的数据支撑才行。

就像有同学导出广告数据报表向我求教,“对于那些一两次却没有订单的点击该怎么办?”我的答案只有一句,“我不知道,我的建议是持续观察”,是的,我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只有一两次的点击,虽然可能是浪费了你的广告费,但如果贸然将其设置为否定关键词,也可能会伤害整个广告结构。

学员感叹,感觉选品太难了,反复筛选总是选不出合适的产品,而选出来的产品一下子也不能立杆见影的打造起来,我该做些什么呢?

对于学员的困惑,我给出两点建议:

第一,关于选品,如果选不出来,就要化抽象为具体,从当下这个点出发,迈出小小的一步,但一定要是具体的。

很多卖家之所以受困于选品之难,核心在于真正走心的具体产品太少,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产品,如果真的让其写出具体的调研过的产品品名,瞬间就成了哑炮了。

该如何破局呢?

很简单。

拿出笔记本,从任意一个具体的产品品名开始写起,然后,经由该产品而产生联想,关联的,相关的,上下游的,互补的,同类的,反类的,同一应用场景中共同出现的等等,一刻不停的写下去,写不到100个具体的产品不要停,写够100个产品,再回头来看这些刚刚写下的产品,看哪个更有感觉,更符合亚马逊选品的原则,对于符合选品标准的产品做深入的选品调研,如此这般下来,你根本闲不下来,而且一两天之内,必然可以选出具体的产品出来。

举个例子。从一个具体的产品出发,比如,我上课经常讲到的螺丝刀,从螺丝刀出发,螺丝刀、螺丝刀套装、修手机螺丝刀套装、家用螺丝刀套装、螺丝套装组合、修眼镜螺丝刀套装组合、镊子套装、擦眼镜布、眼镜鼻托、眼镜绳、修眼镜工具、修表工具、工具套装、扳手、多功能扳手、手套、防切割手套.......如此这番写下去,你需要的只是一张纸而已,写完之后,回头盘点,一定可以发现你之前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产品,对这些产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也总会发现一些别有洞天的产品。

这样的选品思路,可以克服处在迷茫所以不行动,因为不行动所以更迷茫的尴尬局面。

第二,关于已发货的产品暂时不见起色的问题,一定要做深度的竞品分析,并且将其整理成竞品分析报告。

我一直强调,一旦开始运营一个产品,一定要选出20个竞争对手,并且要详细+深度的分析竞争对手们的优劣之处,把能够分析到的内容和细节都分析出来,记录下来。

比如,竞争对手的图片是怎么拍的,为什么这样拍?竞争对手的文案是怎么写的?关键词有哪些?特性词有哪些?竞争对手的Review中的好评差评分别是什么?是否有测//评?竞争对手的销量如何?单个利润多少?竞争对手是否有投放广告?该产品是否是竞争对手重点打造的产品?竞争对手对该产品的期望如何?

如此一番分析下来,一点点剥茧抽丝,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些打造的感觉,想明白了(尽可能往深处想)对手的打造逻辑和思路,然后,把自己代入进去,想想如果是自己,自己是否会这么做,会达成什么结果。运营的思路和方法自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