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点钱

多来点客


朋友圈营销术

一到奥运会,运动员们就倍受公众瞩目。奥运健儿们也总会合时宜的晒出自己的生活现状。

“吃泡面”成了每次运动盛事背后最具议论性的故事。

“女排助力朱婷行李超重,原因是带了太多方便面。”

“国家乒乓球队夺金牌,庆功会上刘国梁亲自煮泡面庆祝。”

“傅园慧称自己是泡面宝宝。”

大家猜想:

奥运村的伙食不一定合运动员的胃口。

比赛重大,恐食品安全影响成绩。只得选择泡面,因其“虽不甚营养,却安全可靠稳定补充能量。”

一切符合逻辑,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可这真的是个营销手段啊!

观众观后感:

“运动员都吃泡面,谁还信方便面不健康理论。”

“又不是广告,是生活写照。他们肯定经常吃泡面。”

人们沉迷于企业营造的广告环境中,以最不设防的状态接受了产品的洗脑。逐渐将这段被营销的记忆潜移默化,最后在消费场景中心甘情愿的为企业买单。

这即是“朋友圈营销术”之魅力。

还记得朋友圈中出现过的广告吗?

几年前很多“朋友”做起微商,晒什么的都有。近几年因大家对于微商的手段已经耳熟能详,不再那么容易受骗,微商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我们今天的idea,就是“代言人不说漏嘴,顾客群就不会知道真相。”

首先,想想我们的店铺,面向的校区更多,还是写字楼更多。

校区则寻寻觅觅你的“那个ta”—"学生会主席""班长",或者人气爆棚的“邻家小哥哥”“邻家小妹妹”。

写字楼则寻寻觅觅—“人力资源小姐姐”。

原因就是,他们的“好友”最多,传播面积最广。

第二步,套近乎。送ta一张本店“吃货卡”。然后请ta帮忙发一条朋友圈。

可以是这样的:

也可以是这样的:

第三步,隔几天让你的ta帮你再发一条。

要点:

  1. 靠人格魅力让ta帮你发朋友圈,不要提钱,除非是ta开口要。

  2. 吃货卡让ta免费吃一个月的吸引力一定比你给ta几百块强,而且ta也不一定真的会拿吃货卡来天天吃。

  3. 图中一定要有具备明显特征的“品牌标识”。比如看到M就知道是麦当劳,KFC就知道是肯德基。我们品牌力不足,不过可以依靠醒目的、对比强烈的字体和图形来提高印象度。不会做的看第二个“损招”。

  4. 如果你的魅力足够大,让你的ta帮你在发的状态下面把店铺名称发出来。"统一回复:我吃的xx猪排饭"。反正朋友圈又看不到共同好友之外的回复,这样宣传一点都不会尴尬。

  5. 状态内容你也可以自己编,总之画面感、故事性、店铺标识,有了这三点,其他随便high。

  6. 可以推出后续话题,店铺回应“最近单量上升好快,原来是xxx小姐姐帮小店做了宣传。感谢感谢,小店以后一定努力为大家做好吃的。已经托外卖小哥送去一张一月免费吃的吃货卡,希望笑纳~”

有的人一定会说,这也太难为情了,怎么好和别人开口求助呢?


丑的突破天际

想必大家对椰树椰汁很熟悉,产品不错很好喝,但这样的设计似乎不咋地。

一想到椰树椰汁,我就会想到“客户的咆哮”:

whatever,这是个成功的设计不是么?

黑黄相间已经成了椰树椰汁的品牌色。

进入商超远远的能找到椰汁在哪里,能触发对这个品牌的记忆,能联想出椰汁的可口甜度。

这也就是难看的设计的魅力所在——难看到顾客一眼就能记住,再难忘记。

它遵循了基本设计原则,大色块、对比强烈、重复元素实现画面统一具有条理性、大字体突出、元素归类实现画面亲密性、齐整排列实现清晰、简洁。

但的确不好看。

难看的设计和优质的产品相辅相成、相互衬托。

产品优质让顾客稀释对设计的不满,难看的设计让顾客对于整个使用体验未有太强的体验预期,更容易让产品达到“惊喜”的感觉。

这种对比差异就像AE86跑过了FC一样令人咋舌。

人们往往忍受不了包装好看口感差的体验,却对包装差口感好的体验推崇至极。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有的人会迫不及待分享给别人,有的人会把这个产品藏起来,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的惊喜或秘密。

所以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设计最重要的条件是让人记住,而不是要多好看。

当然故意做难看的设计,必须有优质的产品作为辅助。如果包装差、口感也差,那差评也就罄竹难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