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海南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和魅力正日渐凸显,为了深入挖掘、整理、纪录、传播海南各市县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魅力,海南省文联与海南各地方市县联合推出了“DV看海南系列民间影像大赛”活动。该活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先后成功举办了DV看琼中、DV看陵水和DV看临高三站活动。

文昌位于海南省的东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滨海风光旖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椰子之乡、排球之乡等九乡美称。自2007年9月国家批准建设中国文昌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中心以来,文昌以省会海口为依托,以航天城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文昌经济,逐渐形成文昌“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的新布局,一个具有中等规模的文化、航天、椰林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城市正展现在美丽的东海岸。

在的盛会上,,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也恰逢海南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海南省文联与文昌市委市政府联合推出DV看海南系列活动的第四站:DV看文昌。



会 文

信封饼

寸心在其间

美食存记忆



说到文昌会文镇的特色小吃,就不得不提形似信封,薄如黄纸,口感香脆甜糯,散发着缕缕椰香的信封饼了。信封饼早已是会文人最喜爱、最甜蜜的家乡小吃。


就地取材、制作简单和入口即食的特点,让信封饼成为小孩子的最爱。别看这一块块看似简单的信封饼,其实它还记录着文昌会文人满满的童年时光和一代人漂泊南洋的记忆。


据说,信封饼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下南洋讨生活的会文人带回来的。


相传有个会文孝子,为了讨生活下南洋在星马打工。一段时间后,有老乡要返回故乡会文,这位孝子思念老母亲,突发奇想,连夜巧手赶制数十个酷似信封模样的薄饼,寓意信封装着思念,装着孝心,放入铁皮盒里打包好,托付老乡将这份心意带回会文,给老母亲享用以尽孝道。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思乡的情感和食品一样珍贵,将这两者合二为一,便是信封饼的由来。无论这传说是真是假,都让人忍不住动容。


文昌人,尤其是文昌游子必然能体会那种思乡心切的感情。在那个年代,多少人生活难以为继,多少远在南洋的人总是聚少离多。他们思乡之情日重,逢年过节不能归来,只能将浓浓乡愁寄托在这薄薄的信封饼中。薄饼情重,蕴含的是中国人心底最真挚的思与念、情与真。



念在天涯,心在咫尺

古人是“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而文昌文会人则是“尺素在薄饼,寸心凭薄饼”。因此,信封饼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代表着游子的乡愁情绪,用一种淡然的味道记录着一个时代几代人的别离与重逢。

记得有一位在外工作的会文友人说过,有一次他无意中在报纸上读到介绍会文信封饼的文章,忽然回想起故乡的母亲,不禁在异乡的出租屋中热泪盈眶。


他说,那篇文中写做会文信封饼的段落,自己都能背出来:

铁桶围做炉,添几块干柴,一勺米浆,散发椰奶的鲜香。均匀铺在烧烫的模具上,伴随“滋滋”几声,浓郁焦香随即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椰香、米香、芝麻香……

他还不止一次跟身边的朋友说过,这就是小时候妈妈给他做会文信封饼时的场景呀!


流行歌曲里唱“思念是一种病”,在文昌,在会文,思念则是一种“饼”。在当下,几秒钟就可以将一条信息发给亲人的时代,会文信封饼这封情义满满的“家书”依然是一种不能割舍的情怀。


每逢春节,从会文镇走出去的华侨,归乡时总会不忘定制几块手工制作的信封饼,把这一封“家书”带在身边。在异国他乡,他们把这一封特别的“家书”吃进肚子里。故乡会文信封饼,不仅温暖了游子的肠胃,也温暖了游子的心……


一口煎堆

满 口 香

贪他油煎堆

爱若菠萝蜜



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有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读书总是让人在不经意间,读得满嘴流口水,因为书中也自有美食。


比如唐代著名王梵志的诗中有一句“贪他油煎堆,爱若菠萝蜜”,没吃过煎堆的人可能不会注意,但是吃过煎堆的人,就仿佛一个金黄而喷香的煎堆在你眼前诱惑着你。


再比如,清末民初的一首《羊城竹枝词》中,有一句“珠盒描金红络索,馈年呼婢送煎堆”,这句词也能让人想起小时候,妈妈从市场买菜回来时,不忘带回一个煎堆的那种惊喜。


每每至此,书中自有美食,让人读得满嘴流口水也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上文提到的两句诗都提到了让人流口水的煎堆。那么为什么煎堆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煎堆,无非是一种很不起眼的油炸糯米甜点,但其色泽金黄,口感内酥外脆,并且带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寓意,所以深受海南人的喜欢, 成为海南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



煎堆的由来

据说煎堆在唐代就有了雏形,后来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海南人大多数是从闽南一带移民而来,因此也把煎堆这一美食带到了海南。

煎堆多流行于琼北一带,属文昌锦山地区的最为出名。

锦山煎堆的做法

锦山煎堆风味独特,制作考究,须精选新糯米,入水浸泡五个小时左右,然后再用石磨碾为米浆,精细过筛,再将粉团放进锅中煮熟,出锅后用手搓揉使其均匀富有粘性,然后把煮好的米糕捏成团状加入馅料,做成大小不一的圆状,再把芝麻洒在团子表皮上,等待下锅油炸。

锦山煎堆的馅料

锦山煎堆的馅料也是丰富多彩,有花生、椰蓉、红糖、冬瓜糖果、椰丝、芝麻和肉丁等等,几乎满足了吃货的所有口味要求。

文昌作为 “排球之乡”,文昌人还在吃煎堆上玩出了花样。比如他们把煎堆做得很大,炸出来后竟然如排球般大小。这样的大煎堆皮薄脆,色泽金黄诱人。吃的时候,先用一个特质的小木锤,像砸金蛋一样将其敲碎,敲煎堆时的声音咚咚作响,饶有乐趣。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金黄圆满的煎堆有着团圆吉祥,福禄满满的美好寓意。它虽然不是一道大菜,却是本地人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味记忆。


一口煎堆满口香,咬下一口锦山煎堆,吃出来的是这一口小时候的味道回忆,吃出来的是这一口从唐代到现代的传承,吃出来的是这一口从闽南到海南的美食流传之路……


思 南

之 地

那些芬芳如昨的

骑楼老街


如果让海南的游子投票,选出一首最能触动大家心弦的歌曲,我想海南原创音乐人刘奕成、林律恩、刘玺璇创作演唱的这首《思南》,肯定会不出所料地高居榜首。《思南》的旋律和歌词熟悉的“海南元素”,尤其是“文昌元素”,总是能用一个音符,一次词,就轻叩你我的心房——

南风吹,风铃声声响,

照亮戏台的微光。

阿嬷独坐台下细数过往,

年幼的我听她讲:

百年前的文昌铺前海港,

人们过海去远方,

在那茫茫无边大海之上,

有个地方叫南洋……


《思南》讲述的是百余年前海南人下南洋的岁月往事。下南洋与走西口、闯关东,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三次移民潮。说到下南洋,不得不提文昌,文昌的文南老街、铺前镇渔港南街,以及歌中提到的铺前镇的胜利街也不得不提。



1858年,琼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华工出洋的重要口岸之一。从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间,仅通过客运出洋的海南人就达到20多万人,这其中文昌人便是下南洋人海中的主力军。


南洋归侨为文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栋栋带着东西方文化碰撞色彩的骑楼修建起来,文南老街、胜利街、渔港南街……南洋范儿的骑楼鳞次栉比,拼成年代的记忆,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充满巴洛克的味道。在文昌,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犹如折射着岁月光华的马赛克,讲述着百余年文昌华侨的南洋之路。


文昌的骑楼老街是老文昌的折射点,也是新文昌的出发点,伴随着时间的钟声,崇尚慢生活的文昌人,在老街道上呼吸着椰风海韵,呼吸着文昌百年发展历史的点点滴滴。


如今,每一个老文昌人都熟知,在文南老街、渔港南街、胜利街等骑楼老街的拐角处,再拐进一个不起眼的巷子,那里定然会有文昌最纯正的味道:口齿留香的文昌鸡、醋辣可口的糟粕醋、回味十足的抱罗粉、糯香酥甜的空心煎堆……



文南老街、渔港南街、胜利街……这些骑楼老街的名字,是衔接历史和现实的暗号。躲过大城市街市的喧嚣,漫步文昌这些骑楼老街斑驳的街道上,耳机中再次传来《思南》的歌声——

南洋客多风光,

不断有人跟随逐浪,

他人在异乡闯,

酸和苦往心里藏。

当初他去南洋

说能衣锦还家乡,

等啊等望呀望,

如今不明了去向。

不知他在何方

是否思念着家乡,

是否也在远处,

望同一轮月娘。


每每听到这里,我们总能在音符和歌词的细缝中,看在从马六甲归来的文昌南洋客,匆匆踏上码头,奔向迎接他们亲人……


文昌的骑楼老街犹如一场无声电影在默默诉说着过往,虽传奇已随岁月的长河流逝,但故人的身影依然让人动容,犹如骑楼老街建筑上那优雅的雕塑。


再回望时,文昌南洋客的后人,依旧在百年沧桑的屋檐下,张耳倾听岁月回响的声音。岁月的芳华,在文昌骑楼老街的街道上芬芳如昨;在这思南之地,我们还将引颈遥望、聆听,茫茫大海用海浪讲述文昌百年的历史片段……


◥ ◤点击“阅读原文”,直通UC头条之“良友微纪录”,看更多精彩酷炫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