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年糕咬一口,就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桂花香,有点怀疑身旁种了棵桂花树。继续咀嚼下去,甚至觉得整个人都跟着香起来……


  做年糕时,沈师傅说外婆总会做一份糖猪油,那是用上好的土猪板油,用白糖腌制而成,也是很传统的手艺。记忆中,每逢过年,村里家家户户都要蒸糕,场面热火朝天。


  妇女们负责淘米、浸泡、捞出沥干运到加工作坊打成米粉,然后负责泡糖水,拌粉。男人负责劈木柴、蒸糕。那时候蒸的都是几十斤一个的大糕,大磨盘一样的,特别壮观。


  在树山村,沈氏造坊的传统手工糕已有30几年的口碑。几十年,沈家师傅靠做特产糕点供小孩上学家用、农闲年末给邻居增彩头。重阳糕、青团子、黄糖松糕,清香软糯的味道一直伴随着村子。

  农村的灶房和锅台上多年摸索,他对糕点中米粉比例、蒸的火候等有了炉火纯青的把握。坚持不用机器搅磨,而是收来糯米用井水泡过,洗净。他说,糯米要浸泡一天一夜,如果要口感更顺滑,要泡上两天。

  糖年糕,糖不能少,糯米粉加糖水,搅拌均匀。沈师傅一遍一遍地揉搓,直到面粉细腻蓬松均匀没有凝结。和好的面,一簸箕一簸箕地掺入杉木桶,让面粉受热均匀。

  木桶保证了年糕的营养和香味不会流失。灶膛里的柴火噼里啪啦地烧得正旺,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翻滚着,木桶里的面渐渐涨开,变得膨松,香味伴着一缕缕热气在空中弥散开来。


  糕差不多蒸好,接下来就是揉糕。这可是力气活,二三十斤蒸熟的米粉从桶中倒出,先是铺平,再两头向里翻折,再翻身,有点像叠被子,手法却要轻盈灵活,要快,十多遍都不为过。知道为啥年糕这么Q吗?功夫全在一个揉字!


  压条,是年糕成型的关键一步。一坨面团在手里,分分钟拉成了长条,一分钟里50多下的来回拍打,按压。最后就上桌啦。

  沈家师傅的糕,卖相淳朴,真材实料,点缀的桂花色泽金黄,光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了。不加糖精不加色素更无其他添加剂。寄给外地上学孩子的糕,就是家里卖的,所以吃着放心。

  沈师傅说,这个时节做出来的桂花糖年糕可以吃上半年,做好风干后放入冰箱,每次吃的时候取出适量,或蒸、或炒、或煮,简单又美味,给这个冬天带来浓浓的甜意。桂花糖年糕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