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徽州,吃过农历七月半的“茶馓”“油煎灯”“灰汁粿”徽州小吃后,人们都将精力集中在迎“中秋”的时刻,而过中秋最能勾起了层叠的儿时记忆,莫过于乡村里的古法手工月饼,既能吃出岁月滋味,又可以品出烟火甜蜜。

时代在变,饮食习惯不断改变,人们逐渐从吃得饱转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甚至吃得精致,同样徽州月饼的口感和销售方式也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古法手制的匠心精神依旧没变,古老技艺还在传承和弘扬中熠熠生辉。

季夏之月,走进在素有“徽州糕饼之乡”的休宁县东临溪镇,街坊小巷,袅袅炊烟,处处弥漫着月饼甜香。沿街的老字号“聋子”糕饼作坊,里里外外热气腾腾,门店里熙熙攘攘,前来购买月饼顾客络绎不绝,车间内,几台大功率的风扇高速运转,凉风习习下,68岁的传统糕点制作手艺人岑细诺依旧生龙活虎地带着工人为生产月饼而忙碌着。

月饼是徽州传统时令美食,以往每到入秋时节,聋子食品厂便进入了一年当中最繁忙的时节,从七月初开始准备,到8月份上市,前后将要忙碌到3个多月。面对接踵而来的订单,厂里不得不提前安排熟练工人上岗生产。

岑细诺是聋子月饼创始人,小时候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双耳失聪。从某种意义来说,上天对于岑细诺有些不公平,关闭了他链接天籁的那扇门,但又为他开启了一扇非遗传承之窗。

岑细诺出生于糕点世家,四代传承。在岑细诺的基因里,本身就有传统糕饼的自带天赋,加上从小耳濡目染,已然对徽州糕饼的“月饼”“顶市酥”“寸金糖”“蛤蟆酥”“交切糖”等工艺流程倒背如流。据说,年幼的时候,曾一个人挑着糕饼走街串巷四处叫卖,吃苦耐劳的精神由此扎进他幼小心中。在那困苦的年月里,岑细诺家人就凭着这份祖传的小手艺度过了一个时代。后来,岑细诺到临溪供销社食品厂工作直至下岗回家创办聋子食品厂,岑细诺没有任何抱怨,自强不息,坚守手作匠心,持续在传统糕饼方寸之间精耕细作,把蕴藏于糕饼深处的香味愈发得更加浓郁。

聋子家的月饼在徽州一些地方来说,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果你无意间问及邻村中老年人喜欢吃哪里的月饼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聋子月饼,有口皆碑!”。显然,从这一问一答中,足见某些族群对聋子标签身份的认同。

聋子月饼馅心比较老式的,选用的是汊水河滋养的小麦、糯稻、黑芝麻、绿豆等优质原料,经和面、醒面、揉面、擀面制皮,揪下适量的面剂子在案板上揉圆压扁,捏成窝状,放上经熬制加工过的火腿、黑芝麻、瓜子仁及白糖合成的馅料包入面饼里,配合贴纸、印红等工序,最后端进烤炉烘烤。在250度高温烤制下,不一会儿,一个个油香浸透饼皮金黄澄亮月饼出炉了,错落有致地摆满台面圆形篾盘散笸箩上,轻轻咬上一口,鲜香渗透其间,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聋子月饼跟其人品一样,敦厚实诚,包装非常简朴。数十年来,就用简单的一张印着嫦娥奔月的图样纸张,将几块月饼包扎起来,时间一长,月饼的油慢慢从纸张中渗出来,宛若不施粉黛的村姑一样,透着一股真实自然之美,格外亲切。

别看一个个圆润油亮的月饼从视觉和味儿就能勾起人们强烈的食欲,撩拨着旧时光的记忆,其实每一块月饼的背后都承载着手作人的手感与力道以及手工制饼特有的旋律感。凌晨三点钟,岑细诺就开始起床,生火热锅熬制糖稀,炒芝麻、揉面等多道程序,“用手工,由心感”,唯其手作,舌尖才能体触得如此细腻绵柔。如今,随着岑细诺年岁不断增长,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他儿子岑中华已经顺利从他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独立掌门,不仅传承了手艺,还运用互联网思维,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继续将聋子糕饼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