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行为管理

5月12日 牛电科技2017年度新品小牛U1自发布以来热议不断,除政策层面的符合国标,最受瞩目的仍是号称“电动车界特斯拉”的小牛电动再次带来哪些设计创新。从颠覆概念的车架外露到汽车级的智能黑科技,作为小牛电动车的缔造者之一,牛电科技设计副总裁刘传凯(Carl Liu)近日接受了某媒体采访,对小牛新品U1的设计突破和背后的产品故事进行了细致解析。

小牛新品U系列,为了达到我国对电动车标准的严格限制要求,设计出相对符合各地电动车法规规定的车型,同时也要突破行业中其他品牌的现有设计,小牛电动的设计团队大胆采用了骨架外露的设计。但这并不是像媒体所认为的对政策的“妥协”,而应该说是小牛突破行业限制、突破自我的一种表现。

在采访中,刘传凯表示,U1在设计上做了较大的突破,但依然延续了小牛产品的设计语言,尽量在设计上保持了很高的辨识度。U系列在设计上有三大关键词: Simple、Unique、 Adaptability。既要在视觉上非常简洁、一体化,也要展现出唯一性,而外露骨架就是会让用户立刻辨识出来的特征。为了设计出超轻量的新车型,小牛的设计团队打破了传统设计方式,从Outside-In变成Inside-Out的设计,这是设计理念的转变,是电动车行业的设计创新。

而备受媒体和用户推崇的开放平台设计则是出自于Adaptability的理念,即可适应性。小牛U系列要面对足够宽广的消费人群,在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同时,则很难保持个性特点,而这与小牛的品牌特点相违背。于是,小牛电动引入自由平台的概念,开放了30个自由改装挂点,为小牛用户提供了更多定制空间。比如用户可根据生活需求调整配件,甚至能够依据个人喜好购买第三方配件,打造个人专属电动车。“如果说N 、M系列产品类似苹果手机系统,是一个封闭平台,那么U系列则是安卓平台,可以客制化,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进行搭配”,刘传凯在采访中表示。

秉持小牛电动一贯严苛的设计理念,刘传凯与设计团队对产品细节进行了精细的打磨。比如为了保持车身最小,刘传凯带领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研究,并尝试了从28到42的不同管径,不断地调整视觉上的平衡,最终才达到U1现在的标准。在配重上,设计团队也进行了诸多尝试,超轻量车身的U1,配重变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调试人坐在车上的重心位置,车子才不容易有漂移,才能使操作性能达到最佳。刘传凯在专访中表示:设计就是一个反复确认、反复迟疑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尝试、完善,才能使产品脱颖而出。

设计上的高门槛曾让小牛的设计团队走了不少弯路,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来寻找最合适的产品设计方向。从最开始参考单车产品、到探寻介于电动车和单车之间的产品,直到最后找到滑板车的概念,才最终确认了轻量化的设计方向,U1就是在这样不断探索的背景下慢慢衍生出来的一个车型。

作为一位知名设计师,刘传凯在设计界获奖无数,在小牛电动之前,曾在宝马担任(中国)设计总监职位。采访中,他首次袒露了加入小牛电动的原因,“其实早在宝马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参与到小牛M系列的设计,通过与小牛电动的合作,发现小牛未来的产品愿景越来越清晰,也坚定相信小牛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选择加入到小牛团队”。同时刘传凯也表示,小牛电动的定位不单单是一个交通工具的公司,还有更大的愿景和想法,希望可以树立一个独树一帜的品牌,凡是更环保、更聪明,能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问题都有可能和小牛联系起来。

在采访中,刘传凯的愿景更是延伸到了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提出了如何能将地铁和电动车两种交通工具更好的结合起来,更好地解决城市人群的出行问题。刘传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人们出行的最后几公里可以靠电动车来解决,先把电动车从远距离送到城市地铁旁,再从地铁旁分散到各个不同的地方,而如果电动车可以走上火车、渡轮,那也将会更加有趣。虽然现在管理共享单车还是一个城市痛点,乱堆放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市容的美观,但如果车可以被私人所拥有,依靠个人去管理和照顾,也可以达到共享的需求,并可以解决大量堆放导致的后期管理问题,刘传凯在采访中也提及了关于共享的一些个人想法,而这应该也会是小牛电动会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