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29℃;天气,晴。


4月29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小长假的第一天,天气好像已经开启了入夏模式。假期和好天气相配宛如天作之合,鼓励人们出行。


翻看着手机里的天气预报,那些一直计划着想要去的、早已添加进系统的城市,随着我指尖在屏幕上的滑动,再一次映入我的眼帘。


“西北风7-8级,-6℃—11℃”,我定睛一看,这个在众多城市中凸显出“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漠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村,祖国大陆最北端。这让我不禁想念起那些远在边海防的战友们。


“棉衣在这里是脱不掉的,即使是在盛夏,站夜岗也是要穿的。”


“砰砰砰……”随着几声巨响,冰封了一整个冬季的黑龙江被人工炸开,裂缝处的江水如喷泉一般涌起几米高,江边观望的游客看到这壮观的一幕,尖叫个不停。


每年五月前后,天气转暖,厚厚的冰层被炸开,再加上融化,变成一块一块的冰,漂浮在界河上,随着界河缓缓流向下游。当地把这个现象叫做“跑冰排”。


对于边防战士邹德勇来说,这样的场面在他的心中已经不会泛起太大的涟漪了。当兵五年,如果说今年的北极村有什么不一样的,那大概就是“天气暖得早一些,游客更多一些”了吧。他眯着眼抬头望向天空,竟觉得阳光已经有些刺眼了。只是这里的风太大,打在脸上,依旧刮得生疼。


北极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可是,说这里有四季难免显得牵强——每年五月天气突然变暖,九月底就开始下雪,在这个全年无霜期只有80天的地方,冬季实在是太漫长了。最冷的时候气温能接近零下五十摄氏度。邹班长虽是本省人,但这种极寒天气一开始也是他无法接受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家里最冷不超过零下三十摄氏度,要是在这里,零下三十几摄氏度我们就觉得很平常,要是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就觉得很暖了”。


常年络绎不绝的游客来边境旅行,给邹班长和他的战友们带来繁重的边境维稳和巡逻任务。以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为中俄国界线,在宽约一公里的江面上,五百米之内是中国。所以越是在极寒的冬季,河水封冻,界河之上人与车马自由来往,越是要加大执勤力度,严防误越和偷渡事件的发生。在茫茫林海雪原深处,在极寒冰冻的界江之上,战友们骑着雪地摩托,巡逻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他们也并非没有乐趣的,在看到爸爸推着女儿在江上滑冰时,在看到一家三口坐着马车自拍时,在巡逻路上看到身旁的战友一脸冰霜时,在看到洒向空中的开水瞬间结成了冰晶时……这群二十岁左右的战士,都笑开了花。


军旅作家徐明在《边关军人》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不到北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不到边陲,你掂量不出“家国”二字的分量。数九寒冬,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兵与冰构成了边境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太想把明信片盖上永兴岛的邮戳寄出去了。”


“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水,洁白的珊瑚沙,成排的抗风桐,郁郁葱葱的椰子林…… 美,美得不可方物。西沙太美了!祖国太美了!” 无一例外,每一名刚刚来到西沙永兴岛的官兵都需要用很多天的时间来感叹这美得令人窒息的风景。但其实,这个时候,,也不太明白“小岛本无树,人扎了根,树方能活”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


今年是李世清班长来到岛上的第十二年,于他而言,“守岛”与“守家”的概念早就已经在心中画上了等号。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多少次在烈日下站岗被灼伤了皮肤,忘记了自己曾经亲手种下过多少棵椰子树,也忘记了曾经多少次和战友一起对外籍船只的靠近给予警告驱离……


“海岛就是捍卫祖国领海的最前线,这是我刚刚来到这里时对‘守岛’的唯一概念。等到你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一遍后,不用别人操心,你自己就会爱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寸土不让’了”,李班长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脸上那不可逆的西沙黑在骄阳的炙烤下闪闪发亮。


在西沙石岛老龙头的岩壁上,“祖国万岁”四个鲜红的大字特别醒目。那是士兵于东兴在守卫西沙的最后一年,因为舍不得岛上的一草一木,用了半年时间,用粗绳把自己的身体悬在峭壁上,一点一点地刻下了“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后来,一代代守岛官兵开始自发地给这四个字描红,或者是在上哨前和下哨后,向“祖国万岁”敬一个军礼。


站在老龙头看惊涛拍岸,远望永兴岛灯塔,那片灯火在远处的黑暗中闪烁着,这是天涯哨兵的阵地,是远航的水兵归国的方向,是指引打鱼结束的老乡回家的信号。


“当汗水灌溉在脚下的土地上,再遥远的地方也会变成故乡。”有人说,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渐渐忘记时间,感觉自己好像昨天才来到这里,又好像已经在这里待了很多年,又像是自己做了一场梦,而你一旦成为这场梦的主角,就很难再醒过来。


突然想起《士兵突击》中草原五班李梦的那句至理名言:“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三万两千公里的海岸线,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中国军人的足迹。


他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是这个国家的士兵,他拿出青春的某一个时段加入那支前赴后继的队伍,顶风冒雪守卫边疆,在无人处建设家乡、保卫家乡,用特殊的劳动生产和平与安全。


致敬,最可爱的劳动者!


作者:丁杨

编辑:毛志文

编审:曲延涛 任旭

来源: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