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弄堂之旅》系列报道之一


 

上海老弄堂“五朵金花”~~田子坊旅游攻略

 

       在上海石库门群落中,共有五种保护老弄堂的开发模式,被我称之上海老弄堂里的“五朵金花”~~指张园(1919年)、新天地(1920年)、田子坊(1930年)、步高里(1930年)、建业里(1930年)。

      上海目前还有1900多条老弄堂,如果侬(你)到上海来看石库门老弄堂,今朝介绍侬去看“五朵金花”中最有代表性,一条泰康路上商住混搭,生机勃勃的老弄堂~~田子坊。

       黙默无闻的泰康路在十几年前,是一条在上海大都市里普通到不能普通的小路。1998年前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使原来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

  而后,田子坊由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后形成了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聚集区,也是不少艺术家的创意工作基地,人们往往将她称为“新天地第二”。

    可如今,随着田子坊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巳成为了时尚潮流与文艺青年一族和中外游客的旅游圣地。

 

             四条弄堂七扇门如入迷宫。

 我到田子坊玩过N次了,但仍找不到北。田子坊共有四条弄堂七个入口,对我来说就是一迷宫, 在里弄里左拐右弯,就是找不到出口.后来对照一下手绘地图,才能按图索骥而入。

         因此,有必要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进入田子坊。

     先说田子坊的四条弄堂,我叫它一拖三,一条正宗的田子坊的小弄堂(就是泰康路210弄),后边拖着三条其它弄堂。

      因为田子坊后来搞大了,从一条小弄堂成为一个小而精致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它位于泰康路和建国中路之间,主要包括泰康路200号,泰康路210弄,泰康路248弄和泰康路274弄四条里弄。

       田子坊一共有7个入口,泰康路有4个,国中路有3个。

       田子坊是由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后形成的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聚集区,一般游览都是以泰康路开始,从泰康路街面共有四个入口可以进入田子坊,进入后的路线就比较复杂,大多以200弄、210弄、248弄、274弄四条路线为主线,贯穿游览区。

       你从地铁打浦路站1号口出来后,对面就是“田子坊”景区泰康路的4个入口处。

     “田子坊”内部主要有3条南北向的弄堂贯穿。

      7号门是有牌坊匾额“田子坊”的主入口,东部泰康路的200弄。

       1号门是泰康路210弄。

       2号口是牌坊匾额“天成里”,中部泰康路的248弄。

       3号口是牌坊匾额“平原坊”,西部泰康路的274弄。

       各弄堂之间有通道相连,构成迷宫一般的网状路线。

       而4、5、6号门均在建国中路。

      对一般的游客来说,你只要跟牢一波又一波的人流走,很快就会找到你想不到的惊喜。

              

              穿越时光的弄堂故事

 

     在田子坊过街楼下有一间旅游指南室。

     里面有“时光穿越的弄堂故事”,在这里,你可以知道田子坊的前世今生。

     田子坊,从曾经待拆迁的二级旧里而来,1930年建。共有670户人家,居住人口达1600人左右,远高于上海市区的平均人口密度。 

      这条宽为两三米长,近140米的小弄堂里。20世纪30年代建有36家小作坊工厂。到70年代还有6家工厂。

      田子坊是上海千百条旧式弄堂的普通街坊之一。

      弄堂內工厂与居民住宅犬牙交错,有上海人民针厂,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等等,长期以来与街坊居民互为倚伏。     

     到了20世纪90年代,破败田子坊,不宜居,是拆还是留,若留,如何留?决策者权衡再三,田子坊,留下来,保护性利用。

     1998年起,通过租赁、转让、置换等方式,逐步把旧厂房、旧民宅改建成画家工作室、设计室、摄影室、陶艺馆、时装展示厅,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一大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师,逐渐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设计、工艺美术为主的创意特色。

       他们还特地请名画家、老顽童黄永玉给这条旧弄堂起了个田子坊的雅号。

        田子方原本是《庄子》中一位画家的名字,黄永玉取其谐音称为田子坊,用意自不言而喻。田子坊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田子坊华丽转身为创意园区后,成了南来北往的中外游客的必去之地。

 

               十大景观令人眼花撩乱

 

       今天的田子坊成为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特色的社区之一,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由法租界行政区、石库门里弄区、里弄工厂区组合而成,从近代江南农村到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一路脉络,清晰可见。

       田子坊的老弄堂保护开发模式,采用的是商(家)住(居民)混搭模式,为的是留住上海石库门老弄堂里的人气。

      现700多户原住民中,有402户居民出租给近200家私人企业营业,形成田子坊內半民半商,商民混住的新格局。,

     那么你到“田子坊”玩什么呢?  看什么呢?

      旅游指南室墙上贴着,田子坊一共有十大特色景观。

       依次为陈逸飞工作室旧址,田子坊艺术中心,五号画家楼,任徽音画馆,守白艺术,清代名居,四合院,二井巷,门对门,过街楼。

       如果你是个文艺青年的话,不仿走读一下田子坊里的艺术家们的工作室吧。 

      迄今,“田子坊”已有各类特色商户400多家,也集聚了一大批知名摄影家、画家工作室。

      其中,陈逸飞工作室、田子坊艺术中心、陈海汶摄影工作室、李守白剪纸艺术工作室、上海琉璃博物馆、郑祎乐天陶社,闻名遐迩。田子坊还吸引了法国设计家卡洛琳、丹麦设计家沈翠娜等一批国外创意设计创业者。

         当然,你也可以花上半天时间去几个文化名人艺术工作室参观一下。比如最知名的陈逸飞工作室旧址,1998年入住。

     他的4座雕塑作品都在此完工。

      在巴黎展出的《东方少女》、泰康路艺术街标志性钢雕《漂》、浦东新区的巨型城市雕塑《日晷》,世纪大道街心花园的城雕《木火土金水》均在这儿完成。

       此外,你还可以漫步曲径通幽的弄堂,门对门,二井巷,四合院,并领略创意十足的商品,体验里坊风貌,感受时尚生活,不虚此行。


 

 

             棉被花布床单皆成风景   

    

     如果你是资深“色友”(摄影发烧友),我建议你去田子坊可以不带钱包,但是记得一定要带长枪短炮,用镜头去捕捉上海老弄堂石库门里的百姓生活。

       在“田子坊”这条弄堂里,有着各种肤色、各种国籍的人们。

     在这里,你常常会遇到或陌生、或熟悉拎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等,这些摄影家和爱好者都是慕名来到这个充满创意的小弄堂里寻找作品的灵感,一不小心你就会拍到一张得奖作品的。

      和新天地不同的是,田子坊是商住混搭的石库门改造模式,还有很多原住民,它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

      只要你在最有味道的弄堂里走一走,就不难体会田子坊与众不同的个性了。

       因为当你踏进“田子坊”,分分秒秒都能感受到那热气腾腾的上海石库门民居生活味道。

       当我走进田子坊3号入口泰康路的274弄“平原坊”时。迎接我的是头上电线上悬挂着的一条条棉花被,花布床单和各式衣裤,如万国旗般在头顶上飘扬。

     当我在棉花被下的里弄入口处拍照留念时,边上几个正在晒太阳的缺牙老太太笑着说,这棉花被也变成风景了。

      田子坊的里弄民居味道是它最大的特色,如今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

       路过过街楼时,会看到不时有居民探出头来,看楼下游人如鲫的中外过客。这真是一幅“我站在过街楼上看风景,风景里的人在看我”的极佳画面。

       在商业区里面的小弄堂口,门口竖立着醒目的红底白字警示牌:   “居民区,请安静,不要打扰居民休息。”

       当你随意漫步在老弄堂里,看看房顶的老虎天窗、屋顶上细细排列的红瓦、山墙上的裂纹和绿苔,听到露天酒吧外坐着的老外们说着不同国家的语言。

      这种在旅游景点內能看到的上海老弄堂生活场景,会引出你无限遐想。

       在这条商住混搭的老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

      在田子坊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拍累了,你可以随意地找一家居民老屋下的咖啡小店,坐在这斑驳陆离的红砖黑门小弄堂里,明媚的阳光铺在地上,弄堂里的春风迎面吹来,空中满是慵懒的咖啡香味,沉浸在老上海的市井生活中,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潮流青年和吃货们的天堂

 

       为什么说田子坊是潮流青年和吃货们的天堂?

 因为当你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视线。

    从茶馆、露天餐厅、露天画廊、家居摆设到手工艺品,以及众多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可谓应有尽有。

      这里还有很多具有上海特色的纪念品,冰箱贴,雪花膏,画画像的,各种手工制作,还有明信片,很多家商住小店都卖这种小东西的。

      还有各种小店,每个店铺都是精心装置的,有独特的风格,脑洞大开那种,很有艺术气息,很多外国人都喜欢到田子坊这里来感受中国的潮流文化。

        大家可以自行去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鲜视角和生活方式,感受隐藏在市井之间的文化味道。

      而对吃货们来说,田子坊的特色小吃多的来,犹如觅到了一个品尝舌尖上的美味的新天地。

       举目四望,到处是红红绿绿的餐饮招牌与广告, 

       有尝尝上海老上海的冰棍,童年的记忆,儿时的味道,有上海的老味道的菜饭馄饨,有抖音网红椰子蛋,大香肠,有牛轧糖


       有兔子威廉红茶。

      还有台湾人开的酒坊。

     拾光醉?你有故事我有酒,可能是上海第一家手工糯米酒坊。

       最后,我走到一家有点文艺小清新的手工酸奶小铺,老板是上海宁。

       他跟我说,阿拉是田子坊中唯一一家上海宁开的店,这幢石库门房子三上三下,阿拉不租出去,楼下自己用来开酸奶铺,店名叫艺冉时光。

        老板说我们小店被来田子坊白相的吃货们公认是全上海最好吃的手工酸奶酪,品种有薄荷味酸奶酪、玫瑰酸奶酪、臻果酸奶酪、原味酸奶酪、蓝莓酸奶酪、榴莲酸奶酪、小红莓酸奶酪等各种口味,特别适合潮流青年和吃货们的胃口。

 

       当我移步走出田子坊时想,曾经天天拎马桶的二级旧里街区,现在是荣誉等身。这个变化,很有戏剧性,有意思的是,它比新天地更有人气。

     因为到今天,田子坊依然保存着率真的里弄生活,被誉为上海历史风貌和石库门里弄生活的“活化石”和展现上海海派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的“文化湿地”。

       如今,田子坊不愧为上海老弄堂里的“五朵金花”(五种保护老弄堂的开发模式)中最成功的一朵,它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2005年迄今,先后获得上海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上海十大时尚地标、上海优秀创意产业园、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